中新网重庆10月30日电 (梁钦卿 贾楠)2025“巴人根脉·时代新生”泛巴地区巴文化研究发展交流会30日在重庆涪陵举行。来自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陕西、重庆等泛巴地区的政府代表、文旅部门负责人、文博机构代表及巴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近百人齐聚一堂,共商巴文化保护、研究与活化大计。
本次会议旨在汇聚专家学者、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力量,聚焦巴文化核心命题,推动巴文化从学术高地走向大众生活、从地域资源升级为国家名片、从历史遗产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本次会议搭建了跨区域、跨学科的高层次交流平台,推动签署了《泛巴地区文旅交流合作备忘录》,陕鄂川渝黔五省市相关地区将以巴文化为纽带,搭建起跨区域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合作机制,明确将在考古共研、文物共展、文旅共融等方面深化合作,共同打造“巴文化走廊”,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。
此外,会议期间还签署了《巴清》剧目合作协议书,以巴蜀地区早期杰出女性实业家“巴清”为主题,打造一台有代表性的川剧艺术;泛巴地区景区互免合作计划也在会上发布,标志着泛巴地区在巴文化共建共享方面迈出了新步伐。
重庆作为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核心传承区,拥有万州麻柳沱遗址、涪陵小田溪遗址、九龙坡冬笋坝遗址、忠县中坝遗址、云阳李家坝遗址等珍贵文化遗产。近年来,重庆市高度重视巴文化保护传承工作,纵向深挖巴文化基因谱系,横向联动鄂川黔陕渝文化资源,立体构建“历史溯源—学术创新—产业转化”的全链条生态。
会上,重庆市涪陵区巴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揭牌,涪陵正以小田溪遗址保护利用为引擎,全面推进巴文化研究、阐释与转化工作。
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(重庆市文物局)一级巡视员幸军表示,下一步,将成立重庆市巴文化研究中心,以“考古+”模式,牵头全市巴文化考古、保护、研究、展示、利用工作,建立完备的巴文化研究体系;加强嘉陵江流域、渝西、渝东南地区的巴文化考古发掘,强化巴国都城的探索研究与考古,拓展古代巴人盐业、丹砂手工业考古和环境考古等研究;推动巴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发布一批巴文化考古研究成果,启动巴国都城文化探源专项研究,深入阐释巴文化内涵。(完)
15869
61289
2025-10-30 17:10:10
41735
79360
2025-10-30 17:10:10
41075
61209
2025-10-30 17:10:10
86025
54026
2025-10-30 17:10:10
30175
47918
2025-10-30 17:10:10
06473
84571
2025-10-30 17:10:10
09241
95640
2025-10-30 17:10:10
63597
91586
2025-10-30 17:10:10
29758
51967
2025-10-30 17:10:10
59870
90183
2025-10-30 17:10:10
74825
32704
2025-10-30 17:10:10
09284
61259
2025-10-30 17:10:10
32716
76302
2025-10-30 17:10:10
85427
36287
2025-10-30 17:10:10
18064
98302
2025-10-30 17:10:10
92053
50643
2025-10-30 17:10:10
13905
18954
2025-10-30 17:10:10
51382
39516
2025-10-30 17:10:10
41608
26415
2025-10-30 17:10:10
87532
07246
2025-10-30 17:10:10
10428
10748
2025-10-30 17:10:10
87240
30519
2025-10-30 17:10:10
17584
74361
2025-10-30 17:10:10
89407
42386
2025-10-30 17:10:10
98510
57396
2025-10-30 17:10:10
27061
07981
2025-10-30 17:10:10
95034
43760
2025-10-30 17:10:10
79418
48579
2025-10-30 17:10:10
45390
58731
2025-10-30 17:10:10
56913
15607
2025-10-30 17:10:10
21543
05172
2025-10-30 17:10:10
12074
49623
2025-10-30 17:10:10
29504
78410
2025-10-30 17:10:10
76514
65347
2025-10-30 17:10:10
01236
18342
2025-10-30 17:10:10
01463
58267
2025-10-30 17:10:10